-
这起事件,即“离婚少妇假扮富家女,骗取网恋男子10万余元”,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:
1. "从被骗男子的角度看:" 这无疑是一次严重的情感和经济双重伤害。他投入了感情、信任,以及实实在在的钱财。 信任是网恋的基础,但建立在虚假信息上的信任是极其脆弱的。男子在缺乏足够了解和核实的情况下,被骗取了巨额款项,这反映了他在辨别信息、保护自身财产安全方面存在不足。 10万余元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,被骗后可能对其生活造成严重影响,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精神问题。
2. "从骗子的角度看:" 这是典型的网络诈骗行为,利用了人性的弱点,如对财富的向往、对浪漫爱情的渴望、以及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和虚拟性。 “假扮富家女”是一种精心设计的骗局,需要一定的伪装能力和心理素质。她明知是谎言却为之,目的是骗取钱财,具有明显的诈骗故意。 离婚状态和“少妇”的标签可能被她用作某种“筹码”或“伪装”,以增加骗局的可信度,但这并不能为其行为辩护。无论出于何种原因,以欺骗手段获取他人财物都是违法的。 骗取10万余元,数额巨大,已经触犯了法律举报 -
网络普及以来,这类案件层出不穷。一个蓄谋已久,一个痴心一片,这两者一旦产生交集,便一个进去彀中,一个玩了失踪。进入彀中的,鸡飞蛋打,人财两失;玩了失踪的,纵然逃得了一时,却也逃不了一世,最后等待他(他)的,终究是牢笼。
这样的剧情已经老套了,可人们对这样的套路,总是情不自禁。见到鱼饵总想咬咬试试,总相信千里姻缘一线牵,不管实线还是虚线,因为他已经动情了,已经被洗脑了,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。然而,他却并不知道,线的那头或许是个抠脚大汉,鱼饵做的美轮美奂,分寸拿捏的恰到好处,步步为营,时时紧网,让你吞又吞不得,脱又脱不得,只有上当的份。当你猛然惊醒,已是人财两空了。
其实,识破这样的骗局并不难。钓者必急于求成,见鱼儿久不咬钩,必然会按耐不住,必然会一计不成一计又来,幺蛾子变着花样出,但计计为钱而来。越是涉及钱,越要捂紧你的钱袋子,越要稳住,越要淡定,好饭不怕晚,真金要经过火炼。你只需稳坐钓鱼台,坐看云起时……从另一个角度想想,白富美、高富帅,哪个身边不是趋之若鹜?哪能沦落到在虚拟空间陪你玩?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