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大连瓦房店那条靠海的小路每年都能看到返乡车队,今年队伍里多了一辆新能源豪车,车主是当年被嘲“断香火”的堂妹,她把自己从专科生卷成公司老板,用二十年写了一份给偏见的回怼书。
故事节点很简单,村里嫌她是女娃子,叔叔掏不出学费,我们凑了两千块补缺口,她靠奖学金和兼职撑到东北财大毕业,再用两年攒出第一桶金,顺手把那两千塞回我们口袋。
接下来就是一路开挂:业务员做到总监,跳出来单干再拉投资,去年新房加大院墙,一脚踹碎“无子即无后”的土规定,隔壁大爷看得直叹气——地里种的不是玉米,是过时的性别脚本。
问题来了,堂妹的逆袭能复制吗,国家统计局2022年数据显示,东北农村女大学生返乡率不到15%,资金、网络、人脉三座大山让多数姑娘没法像她那样冲锋。
但舆论场已经动手刷新剧本,微博词条“农村女孩考公”一年阅读超三亿,学历红利和移动互联网正在把“生女儿是赔本买卖”的老梗打回冷宫,堂妹只是先跑两步的那个。
最后留个小问号,等这批00后女娃们陆续毕业,村口牌坊上那句“光宗耀祖”会不会自动升级成“谁能挣钱谁光宗”,如果真能更新,那辆返乡的豪车或许就不是稀罕事,而是路标。举报
